让4000年前的马桥文化“活起来”,最新发布的系列读本将成为“课后加油站”|环球短讯
正逢国际古迹遗址日,以“道以器成”为主题的马桥遗址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周年纪念活动在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举行。马桥遗址发现以来,马桥文化展示馆已成为闵行区乃至上海西南部的重要文化地标,一系列精彩的社教活动也让马桥文化真正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此次发布《马桥文化系列读本》更是让马桥文化“活起来”。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地区最早正式科学考古发掘的遗址,马桥遗址一经发现,便引发了学界同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后来被命名为马桥文化的印纹陶遗存的发现,不但填补了上海地区夏商时期的文化缺环,其多元的文化因素也成为上海“海纳百川”城市精神的重要源头。
(相关资料图)
上海6000年的历史进程,呈现两头高、中间凹的马鞍形发展曲线,从5000年前后崧泽到良渚文化的高峰,经过4000年前广富林文化时期的低谷,再到近代开埠以来的国际大都市,而三四千年前的马桥文化则是远古上海走出历史低谷的起点,也是远古上海开始向近现代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原点。
今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是“变革中的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文物的价值内涵,做好阐释宣传工作,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让人们感受到文物的魅力,才能真正让文物活起来,传下去。”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表示,如果说青浦的崧泽文化是“上海之源”、松江的广富林文化是“上海之根”,那闵行的马桥文化就应该是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上海之本”。他希望,能够再充分挖掘马桥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展示利用力度,并借助新媒体技术积极创新传播方式,以大众更为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马桥文化风采,如联合其他博物馆策划马桥文化巡展、开发绘本等马桥文化创意产品、组织马桥文化进校园等社教活动、运用短视频平台加大马桥文化宣传等等,打造马桥文化IP,形成马桥文化风尚,让马桥文化更好地活起来、传下去。
在马桥遗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周年之际,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马桥文化,《马桥文化系列读本》首发。《马桥文化系列读本》是一把钥匙,带领我们品味马桥深厚的历史积淀。接下来,《马桥文化系列读本》将走进镇域内各所中小学校,作为“课后加油站”延伸读物,加深青少年们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宝贵价值的认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首批马桥镇域内的7所中小学校授予“马桥文化”研学点铜牌。研学代表之一的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校长、区跨学科名师基地的牵头人林唯介绍,将依托马桥古文化资源,立足学科教学研究,以跨学科联动为特色,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维度解析马桥文化。
马桥镇党委书记张文琦介绍,近年来,马桥镇先后举办了纪念马桥文化命名40周年论坛、建成开放了马桥文化展示馆、编撰了《马桥文化系列读本》、打造了入选“上海伴手礼”的马桥文化精美文创产品,在马桥文化的传承发扬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值此马桥遗址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周年之际,马桥将积极践行使命担当,持续围绕促进文化繁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文化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文明的密码,可能在一把鸭形壶中隐姓埋名;文化的精神,需要在一场接力赛中代代相传。”闵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明华表示,追寻马桥文化,要在追寻中致敬,在守护中铭记,沿着先人的足迹,一步一步走出自信自强的文化新姿态,走向踔厉奋发的发展新篇章。守护马桥文脉,要真正把马桥文化基因融入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推动马桥文化在引领人文、生态、智慧现代化强镇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传承马桥文明,要立足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保护马桥遗址、弘扬马桥文化;要立足以人民为中心,为公众创造更多公共文化空间;要立足文化多样性,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推动马桥文化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作者:祝越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